韩国总统李在明24日结束了对日本的访问,并启程前往美国,为25日举行的韩美首脑会谈做准备。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已提前赴美为李在明此行打前站,在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会谈中,双方商讨了两国元首会晤涉及的议题。
分析指出,韩美贸易协议和安保问题是李在明首次访美的两大核心议题。7月30日,美国和韩国宣布达成贸易协议,主要包括美方将包括汽车在内的韩国输美产品关税税率降低至15%,韩方将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表示,双方达成的协议仍有很多细节需要进一步敲定。对韩国而言,避免高关税冲击经济是核心目标,通过对美巨额投资和能源采购,韩国希望为支柱产业换取一个相对可预测的出口环境。对美国来说,协议直接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和订单,符合特朗普“美国优先”的理念。李在明这次访美的重要议程之一就是与美方确认和细化这份初步协议,预计核心框架内容不会发生大变化,但一些细节仍有待明确,如3500亿美元投资的具体构成、资金来源及时间表,以及1000亿美元能源采购的价格机制和交付安排。尽管白宫强调贸易与安全事务要分离,但会谈中仍可能涉及防卫费用分摊等议题,这将间接影响到贸易协议的最终落实。
项昊宇认为,韩美贸易协议更像是一场代价高昂的止损。韩国用长期发展的自主性换取短期确定性,以巨额资金和产业竞争力下滑的风险来换取核心产业的中期市场准入。巨额资金外流可能会挤占韩国本土产业升级的资源,美国农产品涌入也将冲击韩国农业。此外,韩国经济主权可能受到侵蚀,未来产业政策将更多考虑美国意向。这份协议标志着韩国选择进一步将其经济命脉与美国深度绑定,虽然避免了直接的关税冲击,但韩国经济面对美国政策变动将更加敏感和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