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近日宣称印度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之一”,这一说法遭到反对党国大党的批评。国大党指责莫迪政府“歪曲数据”、“完全脱离现实”。
当地时间5日,印度联邦信息广播部发布声明,援引世界银行数据称,印度的收入平等程度“全球排名第四”。声明还提到,对于一个幅员辽阔、多元化程度高的国家来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世界银行今年4月发布的《贫困与公平简报》显示,过去十年印度的极端贫困率显著下降,每日生活费低于2.15美元的人口比例从2011-2012年的16.2%降至2022-2023年的2.3%,约1.71亿人口脱贫。同时,印度基于消费水平计算的基尼系数从28.8降至25.5。但报告也警告,由于数据限制,印度的不平等程度可能被低估。
世界银行报告还指出,印度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在过去20年持续恶化,从2004年的52升至2023年的62。报告显示,2023-2024年度,印度收入最高的10%人口的收入中位数约为最低10%人口的13倍,凸显收入差距。
尽管印度总理莫迪的政府在声明中称印度收入平等程度“全球排名第四”,但世界银行并未在报告中给出相关排名或对印度给出类似表述。
当地时间6日,印度国大党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批评称,在世界银行报告发布三个月后,莫迪政府就开始“歪曲数据”,声称印度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之一”。国大党秘书长贾伊拉姆·拉梅什表示,任何一个贫困率高达28.1%的国家,都没有资格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之一。他还表示,莫迪政府使用了2021年更新的购买力平价换算系数,而非2017年的数据,这使得计算结果夸大了减贫成效。他认为,改用更准确的数据后,极端贫困率反而会上升。
印度新闻网站“连线”报道,根据世界银行的收入不平等数据,印度2019年和2023年的基尼系数均为61,在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76位,比2009年的第115位排名更靠后。
此外,国大党还质疑莫迪政府计算时采用的贫困线标准。按世界银行每日3.65美元的贫困线计算,印度2022年的贫困率为28.2%,远高于莫迪政府使用每日3美元标准算出的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