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科学”流言榜发布,针对一些常见的误解进行了澄清。这份榜单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并得到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记者与编辑专业委员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关于提前入冬意味着今年是“冷冬”的说法并不准确。提前入冬反映的是季节转换时点的气温变化,而“冷冬”需要考察整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是否显著偏低。短期寒潮难以决定长期趋势。国家气候中心指出,在潜在拉尼娜背景下,今冬北方可能阶段性偏冷,但能否达到“冷冬”标准仍需观察。
流感和普通感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主要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流涕、轻度发热、咳嗽和偶发喉咙痛,是一种“自限性”的病毒感染。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伴有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性症状,甚至可引发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性细菌感染,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流感具有明确的季节性流行高峰,传播速度快,病毒变异频繁,需要通过疫苗预防和抗病毒药物治疗。正确认识流感,是防范流行、保护自身和家人健康的重要前提。
喝咖啡和碳酸饮料不会直接导致骨质疏松。研究表明,正常人每天喝2杯咖啡(含咖啡因约200mg),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与不喝咖啡的人没有显著差异。碳酸饮料中的磷含量很低,成年人每天磷的推荐摄入量是720mg,最高耐受量达3500mg,每天喝1-2罐碳酸饮料,摄入的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要注意尽量选择无糖款,减少糖分摄入;饮料不能替代白水,日常补水还是以白开水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