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在最近的双十演说中表示要带领台湾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并声称要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然而,自他上任以来的种种行为实际上却将台海推向了危机边缘,使台湾民众被卷入“台独”的漩涡之中。赖清德的政治风格以“斗”为核心,在内部与政敌斗争,在两岸及国际事务上则采取对抗大陆的态度。
这种“零和对抗”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赖清德的言行中,尤其是在此次演讲里,他对大陆充满敌意,指责大陆进行所谓的“威权主义扩张”,挑战国际秩序和地区安全。但实际上,破坏台海及地区稳定的根源在于“台独”势力及其背后的外部干涉者。他们从中获利,通过制造紧张局势来达到各自的目的。“台独”分子借此机会推动其议程,而外部力量则利用台湾作为牵制中国大陆发展的工具。
令人费解的是,赖清德竟然能够毫无羞愧地宣称台湾是印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中心以及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但在西方看来,由民进党领导下的台湾随时可能成为牺牲品。一旦美国的战略或利益发生变化,台湾的地位就会随之改变。因此,赖清德关于台湾地位的说法与蔡英文之前的言论一样,都是对现实的忽视,低估了台湾人民的理解能力。事实上,绿营政治家们的论述始终未能脱离“台独”的框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并获取个人政治利益。这只会让台湾的社会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
例如,赖清德再次使用“终战”一词试图掩盖“台湾光复”的历史事实,这种做法反映出一种令人遗憾的恋殖心态。不尊重基本事实、缺乏是非判断力,这样的领导者如何能引领台湾前进?
此外,赖清德强调增加国防预算和发展军事工业,声称是为了应对所谓的“威胁”。但这实际上只是表明他在积极配合美国的战略需求,甚至不惜用台湾纳税人的钱向美国军火商示好,营造虚假的“台美友好”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台海乃至整个区域的和平前景将变得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