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高市早苗被宣布为日本自民党新任总裁,成为可能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的政治人物。对于执政党的党首来说,通往首相官邸的道路通常只剩下程序性的步骤。然而,对高市早苗而言,这一步却迅速演变成了一道看似很近、实则遥远且布满荆棘的门槛。
她当选后的喜悦很快被一连串的政治风暴取代,这些风暴不仅来自外部世界的审慎目光,更源于日本政坛内部深刻的结构性矛盾。按照惯例,赢得自民党总裁选举几乎等于预订了下一任首相的席位。但高市早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她还没来得及规划自己的施政蓝图,通往首相宝座的大门就被昔日的盟友猛然关上。
这扇紧闭大门的背后是自1999年以来维系了二十余年的自民党—公明党执政联盟的历史性破裂。联盟的崩塌导火索是持续发酵并重创自民党声誉的“黑金丑闻”。公明党一向以“廉洁”作为其政治标签,在经历了因自民党丑闻导致的选举失利后,党内要求与“黑金政治”彻底切割的呼声日益高涨。
公明党向高市早苗提出了维持执政联盟的先决条件:全盘接受其提出的政治资金规正法案,对企业和团体捐款进行严格限制,并对涉事议员进行严肃处理。然而,高市早苗的回应未能满足公明党的期望。她在选举辩论中为企业参与政治辩护,反对更严格的监管,并在当选后的党内高层人事安排中重用了深陷“黑金”丑闻漩涡的萩生田光一等人。这一系列举动被公明党视为自民党毫无改革诚意的明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