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突然改变策略,将矛头对准了农业领域。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加速抛售美国国债。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中美达成贸易协议不久后,特朗普政府再次对中国发难,借中国人在美国购买土地一事炒作国家安全话题。8号当天,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宣布,出于所谓国家安全利益考虑,美国将与各州议员合作,推动禁止中国等国买家购买美国农田。他们声称,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对手试图渗透美国农业研究、窃取技术,对美国农业构成威胁。因此,特朗普政府计划加强对中国买家已持有农田的审查,并考虑收回过去的土地交易。
实际上,这并不是美国首次炒作此类话题。2023年,佛罗里达州和蒙大拿州分别通过法案,禁止中国公民在关键基础设施及军事地点附近购置土地。然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中国买家在美国购买的土地不足1400英亩,占美国农田总量的比例仅为0.03%,且近年来呈大幅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客仍以国家安全为由进行炒作,显得有些不合逻辑。
这种行为表明,美国政府不仅在军事、外交和经贸领域针对中国,在农业领域也紧追不放。特朗普在中美达成新贸易协议后不久便采取行动,可能意在向中国发出警告信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用来对付中国的手段已经不多,只能通过翻炒旧话题来施压。
对于美国这种恶意炒作,中国外交部明确回应,指出美国过度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把经贸投资问题政治化,只会导致外资企业对美国市场失去信心,最终损害美国自身经济。此外,中美经贸合作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有助于推动美国就业和经济发展。美国政客对中国企业的刁难实际上是因小失大。
在中国被指责的同时,中国正加快抛售美国国债并增持黄金。据美国财政部报告,中国在4月份又抛售了80多亿美元的美债,并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这一举动既优化了国际储备结构,也显示出中国除了拥有稀土外,还有多种反制美国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