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最近援引法国军方匿名消息源称,今年5月印巴冲突后,中国“带头散布”对法国“阵风”战斗机的质疑,对其搞“大规模虚假信息宣传”抹黑,目的是为了打击这款“法国旗舰战斗机的声誉和销量”。一些法国媒体随即跟进报道此事,凭着些许未经证实的消息,就臆造出“北京遏制法国在印太地区工业和战略崛起”的叙事,暴露出西方一些人根深蒂固的老毛病。
这番“爆料”存在很多逻辑混乱、自相矛盾之处。比如,它宣称“阵风”战斗机在印巴冲突后被人盯上,是因为其性能太优越且大量出口,所以才成为“攻击目标”。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太优秀才遭人嫉妒”,但不知道在5月的印巴冲突期间,“阵风”的表现有什么值得眼红之处?这番“爆料”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多国网友嘲笑。有英国网友说,当你技术不行的时候,只能依靠“宣传”来推销你的产品。还有法国网友表示,(法国军方)抱怨实在太多,他们应该做点自己该做的事。
5月,一张疑似在印巴空战中损毁的“阵风”战机图片引发国际舆论关注。但中国官方从未对“‘阵风’被击落”发表评论,而是呼吁印巴双方保持冷静克制。“阵风”代表着法国军工的顶尖水平,也是其在全球军事舞台上的重要象征,因此法国军方对“阵风”的国际声誉非常敏感可以理解。如果法国军方真感到“阵风”面临某种“销售危机”,恐怕还是要从自己的产品性能上去找原因,毕竟在军售这个赛道上,没有谁能靠“说别人坏话”提升自己业绩。
从传播角度看,“阵风被黑”的说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近期法国国防工业在海外市场的一些相关报道。秘鲁政府日前宣布,经过慎重考虑后最终放弃法国的“阵风”和美国的F-16战机,决定以35亿美元的价格从瑞典采购24架“鹰狮E/F”战斗机,泰国空军最近也准备采购瑞典“鹰狮E/F”战斗机。在全球多极化、多样化发展的当下,国际军事装备市场早已不是某几国垄断的“专属领地”。将中国战机和法国战机置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位置,暴露了西方一些人顽固的零和博弈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