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特朗普团队突然宣布哈佛大学从当天起不得再招收国际学生,已在校的6800名留学生必须在两个月内转学或离开。这一决定震惊全球,哈佛作为拥有389年历史的顶级名校,居然被政府用行政命令“卡脖子”,理由竟然是“政治报复”。
这是一场美国版的权力斗争。一边是喊着“美国优先”的特朗普团队,另一边是坚持学术自由的哈佛大学。双方的对抗直接导致美国教育界、科技界乃至经济界的混乱。
四个月前,即2025年1月,美国教育部要求哈佛关闭所有与“种族平等”相关的项目,并对师生进行思想审查,声称要“防止马克思主义渗透”。哈佛援引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自由,坚决反对。结果,特朗普政府采取了更严厉的措施:冻结每年给哈佛的22亿美元联邦拨款,取消其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认证。这些举措严重影响了哈佛的财务状况和科研能力,甚至导致47位顶尖教授(包括3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体跳槽至瑞士大学。
特朗普团队此举主要是为了2024年大选甩锅。当时美国经济低迷,民众怨气冲天。政府认为哈佛这样的“精英老巢”是理想的替罪羊,既能讨好保守派选民,又能假装为普通百姓出头。然而,这种做法代价巨大。全球学霸纷纷转向其他国家的高校,申请量暴涨,而美国大学的国际生录取率暴跌。科技公司也纷纷将研发中心迁往欧洲,专家估计未来十年美国教育产业将损失1500亿美元,全球科技合作项目的话语权也将大幅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