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巴冲突数日后,5月10日下午,双方停火协议正式生效。此后,印巴双方均宣布胜利,并举办纪念或庆祝活动,这一现象让全球舆论再次聚焦当代社会各种冲突和战争背后的舆论战。2019年印巴冲突主要发生在空中,双方没有越境或使用无人机、导弹等攻击对方的地面目标。相比之下,今年的冲突规模和烈度更大。在舆论领域,不实新闻充斥冲突舆论场,双方对国内舆论的引导也较为明显。例如,巴方宣称击落多架印军战斗机,而印方则宣称精准打击了巴境内多处军事目标。人工智能(AI)深度伪造信息层出不穷,为两国国内和全球舆论叙事带来杂音,也让公众对冲突和战争有了新的认识。
无论是俄乌冲突,还是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冲突,以及美军和也门胡塞武装之间的交手,背后都有舆论战的应用。在2019年的印巴冲突中,也有类似的案例。当时巴基斯坦宣布释放被俘印度飞行员后,印媒多次暗示巴方是在美国压力下不得不释放印度飞行员。西方媒体也报道称,巴基斯坦受到多国要求释放印度飞行员的压力。对此,巴方多次澄清称,释放战俘是出于和平与人道主义精神,没有受到任何外部干预。这名飞行员被释放后,被印方塑造为“战斗英雄”,宝莱坞还根据他的事迹拍摄了电影。
本轮印巴冲突升级时,最受全球舆论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印度战机到底有没有被击落?当地时间7日凌晨,冲突爆发后不久,大量关于印度战机被击落的视频和照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网民们纷纷求助于AI大模型Grok来验证视频信息真伪。Grok通过分析发现一些影像资料早在7日前就在网上流传,因此判定为假。不过,也有部分视频被认为可信度较高。
在官方层面,巴军方告诉媒体凌晨击毁了多架印度战斗机,并公布了具体型号。印度则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删除与飞机残骸有关的贴文,指责多家国际媒体报道“假新闻”。两天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得到“美国政府相关人士”透露的信息确认,巴基斯坦击落了至少一架印度从法国进口的“阵风”战机。随后,这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但印度知名主持人帕尔基批评称,印度在空战中“大获全胜”,国际媒体都在发布“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