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DeepSeek的问世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这场技术革新不仅涉及个人与家庭,更影响到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2月22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许纪霖、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肖仰华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在春秋书院围绕DeepSeek及其技术革新与应用影响展开讨论。
许纪霖提出,DeepSeek是否是一场震撼全球的技术创新。他指出,虽然DeepSeek学习了包括ChatGPT在内的数据,但两者是不同类型的模型。ChatGPT模仿人的语言和思维,需要海量数据和强大算力。而DeepSeek更多借助逻辑推理,通过算法上的改变取得成功。此外,DeepSeek开源后,迫使原本闭源的大模型如ChatGPT等也开源应对挑战,意味着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飞跃性突破。
肖仰华提到,春节期间DeepSeek引起境外媒体关注。他认为DeepSeek确实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尤其是低成本训练技术。大模型的训练成本通常极高,但DeepSeek通过混合精度训练等技术降低了成本,同时实现了高水平智能。在此之前,OpenAI的o1模型首次让大模型具备反思能力,但极其昂贵。而DeepSeek R1复现了o1并达到其复杂思维水平,且免费使用,并公开思考过程。
许纪霖进一步讨论了DeepSeek对教育及认知思维的冲击。他认为,大学将重新洗牌,就业市场也会发生变化。不再看是否出身名校,而是看实际应用AI的能力。每个人将在职场上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