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3日),官方发布了关于山东省平度市云山镇一基层干部言语粗暴对待群众问题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
通报显示:王丽(女),系网传录音中言语粗暴对待群众的基层干部,时任平度市云山镇党委书记,已被免去职务。现查明,王丽在参与化解谢某武、田某娟信访问题过程中,与相关人员通电话时言语粗暴,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平度市委即对王丽作出停职调查处理,后按程序免去其云山镇党委书记职务。
此前,网传当事人的言语十分粗鄙,对待群众的态度相当不堪。在录音中,王丽说道:“举全平度市之力,我们无论是从武力物力人力财力精力都耗得起他”,“我豁上了,我有一百种方法去刑事他儿子,我不过是现在还不愿去用那些方法”。这样的言语,自然令群众难以接受。
通过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我们可以看到,以粗暴言语对待群众的干部,必然要受到严厉惩罚。这也给广大干部作出了一个警示:虽然群众工作并不好做,但绝不能因此产生急躁心理,干部必须始终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群众的合理诉求。
在实践中,一些干部存在错误认知,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些干部认为自己是“官老爷”,可以在“不听话”的群众面前颐指气使,甚至用污言秽语对付老百姓。也有一些干部十分慵懒,不思考怎么化解干群矛盾,遇到事情也不知道如何解决,从而导致群众越来越不满。
干部出言不逊,本质上也是一种作风问题。近年来,纪检部门通报的干部问题中不乏类似情况。昨天,山西省运城市纪委监委就公开曝光了7起作风典型问题。其中专门提到,芮城县人社局社会保障股股长刘俊川工作中履职不到位、态度粗暴的问题。据了解,2021年9月以来,刘俊川在审核4个乡镇报送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资料时,不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致使多名办事人员多次往返递交资料,且在与办事人员沟通中语气生硬、态度粗暴并发生争吵,造成不良社会影响。2022年2月,刘俊川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去年年底,还有媒体报道,山东济宁泗水一名村支书为驱赶商贩,竟在零下2℃的寒冷天气中动用高压水枪。事件曝光后,当地纪委随即介入调查。最终,该干部被撤销党内职务、责令辞职。
对于这类不良现象,《新华每日电讯》曾发表评论《干部用“匪气”语言威胁上访者?党的队伍容不下“官老爷”!》。文章写到: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用好选人用人考德这根杠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老老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俯身当好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高高在上向老百姓“耍横”的“官老爷”。
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彻底消除“官老爷”心态,才能真正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头。遇到问题时,干部要学会妥善解决,而不是用权力强压民众。在这一问题上,为官者还需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