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医疗“喜报”:莫把病痛当业绩 缺乏同理心的庆祝【看点】-今日新闻-资讯-明亮眼睛之窗网
推广 热搜: 广州  深圳  SEO  贷款  医院  用户体验  机器人  网站建设    摩托车 

媒体评医疗“喜报”:莫把病痛当业绩 缺乏同理心的庆祝【看点】

   日期:2025-10-16 20:27: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亮眼睛之窗网    浏览:11    
核心提示:近日,一则医院“喜报”引发公众质疑。内容提到兰石医院在9月份接待了7577名门诊患者,进行了426台手术;10月份开诊第一天就接待了451名门诊患者,进行了25台手术

近日,一则医院“喜报”引发公众质疑。内容提到兰石医院在9月份接待了7577名门诊患者,进行了426台手术;10月份开诊第一天就接待了451名门诊患者,进行了25台手术。院方解释说,这则“喜报”是由一名新员工将工作量发布到朋友圈的,他们已经认识到在思想意识和价值导向方面存在问题。

网友对此评论道,“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种“喜报”缺乏应有的温情,暴露出错误的业绩观。医疗机构应怀有仁心,坚持正确的是非观。把诊疗人数和手术台数视为佳绩显得格外突兀。

值得注意的是,“喜报”呈现的数据背后是患者的病痛与经济负担。将其包装为“业绩”庆祝,缺乏对疾苦的同理心,违背了传统医德。即使相关机构有盈利性质,也应该淡化商业色彩,强调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近年来,类似乱发喜报的案例还有一些,比如有医院庆祝门急诊服务人次突破200万。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我们不能否定医疗机构需要正常运营的现实,但不能认同医疗机构把医疗行为等同于商业交易的惯性思维。

追求运营效率与坚守医德伦理并非二元对立。真正值得医院引以为傲的“喜报”应当是疑难病症的成功攻克、患者口碑的自然积累、医疗服务的品质提升以及医患关系的和谐共赢。这些才是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根基。

生命的重量无法用数字衡量,病痛的解除不应成为庆祝的噱头。希望院方能够深刻反思,改变在思想教育和规范管理方面的疏漏。同时,期待整个医疗行业在市场化进程中都能修医德、行仁术,守住初心,传承仁心,永葆责任心。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明亮眼睛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明亮眼睛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www.brighteye888.com/news/1898833.html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明亮眼睛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处理与建议邮箱:slhz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