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印度和加拿大的关系经历了多次波折后出现了回暖迹象。10月12日至14日,加拿大外交部长安妮塔·阿南德访问印度,双方宣布达成“印加关系路线图”,同意在能源、科技、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重启合作。
两年前的6月,锡克教分离主义领袖尼贾尔遭枪杀,前特鲁多政府公开指控印度情报机构涉案,导致两国互撤外交官,关系降至冰点。如今两国高层重新往来,从对峙走向对话,表面是合作重启,实质上是加拿大在锡克教议题上的回调。
此次印加关系回暖,根源在于加拿大国内政治重心的转移。移民议题从强调多元转向注重管控,促使卡尼政府主动缓和对印关系。特鲁多执政时期,自由党高度依赖包括锡克教徒在内的南亚裔选民支持。例如,2018年特鲁多访印时,特意访问旁遮普邦阿姆利则金庙,引发印方不满。此后,在“卡利斯坦”分离主义议题上,加拿大政府继续在国内舆论压力下采取强硬姿态,使对印关系进一步恶化。
然而,自2025年以来,加拿大社会对移民承载力的忧虑迅速升温。约80万锡克裔成为部分舆论质疑对象,民调显示58%的加拿大民众认为移民数量过多。面对民意转向,卡尼政府将“移民总量管控”作为施政重点。2025年联邦移民部不仅对学签设置上限,还首次设定临时居民数量三年递减目标,标志着政策从开放认同转向务实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