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继昨晚在广东阳江海陵岛沿海首次登陆后,今天又在广西北海市沿海、防城港市沿海接连登陆。这三次登陆耗尽了“桦加沙”的能量,今天下午14时,“桦加沙”在广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之后强度继续减弱,预计进入越南境内后彻底消散。
脱离温暖海水的支撑,加上冷空气的破坏和陆上地形摩擦对台风本身的损耗,“桦加沙”从全球风王的巅峰状态到进入生命倒计时的热带低压,只用了2天多的时间。相比之下,在海上独自转圈的19号台风“浣熊”还能多维持几天。大多数登陆台风的命运也是如此,除了极少数能重新入海再度加强并“复活”的,台风登陆后实际上就开始进入“死亡”倒计时。历史数据显示,2007年9号台风“圣帕”登陆后的陆上“存活”时间最长,总计约132小时。
即使是即将消亡的台风也可能带来灾难性影响。例如2012年的台风“海葵”,8月8日凌晨登陆浙江,导致宁波象山局地24小时降雨量接近400毫米。而就在8月10日,“海葵”即将消亡于安徽南部时,却在江苏响水制造了一场特大暴雨,24小时雨量高达511毫米,其中两个小时的降雨量超过100毫米。
“桦加沙”的落幕相对平静。今天下午环流形势显示,“桦加沙”北侧与冷空气结合,北侧云系较为明显,南侧相对稀薄,季风气流还在提供水汽,但已不再符合台风的标准样子。受其影响,今天广东、广西多地仍有暴雨,但由于台风北侧倒槽和冷空气的影响,从贵州到江苏形成西南-东北走向的广阔雨带。不过相比昨天,风雨影响明显减弱了很多。昨天,千里之外的江苏等地受到台风倒槽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降雨强度甚至比广东还强。盐城(盐都)和宝应分别打破当地观测史单日降水量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