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疲劳、全身疼痛酸痛、皮肤发红湿疹、经常腹泻或便秘,这些都是长期慢性炎症的典型表现。长期慢性炎症因其隐蔽性和系统性而危险,不像急性炎症那样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症状。中国科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长期炎症会“唤醒”休眠的癌细胞。
很多癌症患者在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仍会在几个月或几年后出现复发,这通常是由潜伏在其他器官的休眠癌细胞被“唤醒”所导致的。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实验,模拟了乳腺癌发生和向肺部转移的过程,发现一些癌细胞进入休眠状态,既不分裂增长,也无法形成新的肿瘤病灶。当在小鼠肺部诱发炎症后,这些原本休眠的癌细胞被“唤醒”,重新获得了分裂和形成转移瘤的能力。
长期炎症被视为癌症发生的“沃土”。它通过持续损伤正常细胞、促进异常增殖并破坏机体正常的修复机制,最终诱发癌细胞的形成与扩增。浙江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江皓指出,慢性低度炎症不仅会造成细胞与组织的持续损伤,还会引起DNA损伤和突变,显著增加癌变风险。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老年肿瘤科主任余慧青也提到,如果经常感到疲劳、乏力、整体状态欠佳或处于亚健康状态,可能与身体的慢性炎症有关。已有研究明确慢性低度炎症与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存在关联。
从炎症进展为癌症的过程被称为“炎症-癌变链”。体内炎症环境是多种癌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吸烟导致气管炎进而发展为肺癌;胃炎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引发结肠癌;慢性肝炎则可能演变为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