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大学,来了 打破传统边界!第四代大学的本质是打破传统边界,成为社会创新的核心节点。今年,国内多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将迎来首批本科生,这标志着以打破产学研边界、重构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逻辑为特色的第四代大学正在崛起。
福耀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在演讲中提到,进入21世纪,随着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教育迎来了新的变革契机。第四代大学将做出怎样的变革,并给整个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徐飞接受了专访。
大学在人类教育发展中不断变革升级。从第一代大学的知识传授,到第二代大学的科学研究,再到第三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每一代大学都有其独特的特征。进入21世纪,随着AGI技术的发展,第四代大学应运而生。以可汗学院、奇点大学、密涅瓦大学为代表的新型大学,以及斯坦福大学等锐意改革的研究型大学展现出不同的特质。
在国内,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和福耀科技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大学也相继成立。第四代大学群体性出现和崛起,本质上是技术革命、教育范式与社会需求迭代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逻辑根基可以从三重维度解析:技术变革重构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逻辑,教育范式从“标准化培养”转型为“个性化赋能”,社会治理倒逼大学成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核心场域。
第四代大学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全球协作,特别是与AGI的深度融合,推动高等教育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创造”转型。这些大学致力于培养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拔尖创新人才。
新型研究型大学不仅在办学形式上进行革新,还在高等教育体系上进行系统性重构。其探索方向包括推动教育评价体系从“论文导向”到“价值创造”的范式革命,AGI驱动的教育技术融合“沉浸式学习革命”,跨文明教育培养“全球问题解决者”,大学治理实现从“科层制”向“网络化”组织进化,以及社会功能从“知识殿堂”向“创新生态核心”进发。
通过这些探索,第四代大学不仅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创新人才,还将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链接节点,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落地—社会服务”的闭环,推动多领域知识融合与技术集成,为社会变革提供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系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