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房地产市场一直笼罩在迷雾中,让购房者们犹豫不决。然而,进入9月后,中央部委的一系列定调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曙光,也让不少想抄底买房的人蠢蠢欲动。但在这看似一片利好的形势下,实则暗藏玄机。
今年房地产市场的行情一直不太乐观,房价走势不明,成交量也持续低迷。到了9月,情况似乎有了转机,一系列利好政策纷纷落地。例如,央行牵头推出的房贷新政在9月1日正式实施,以上海为代表的核心城市率先实现“首套、二套房贷利率统一定价”。这一改变直接降低了购房者的利息支出。一位上海客户贷款100万元,剩余期限20年,利率从3.45%降至3.36%,总利息节省超过1万元,每月还款减少约50元。这种“常态化利率调整”机制打破了过去首套和二套利率的严格区分,为改善型需求提供了动力。
限购政策也在不断松绑。北京、上海在9月前后对分区限购进行了优化,北京五环外、上海外环外不再限制购房套数,非户籍居民缴纳社保或个税的年限要求从2年缩短到1年。这种差异化策略既能防止核心区域房价过热,又能帮助郊区消化库存。政策调整后,市场反应明显。北京通州新政实施后,改善型项目每天的到访量增长了150%,上海外环外部分楼盘周末的认购量提升了88%。对于想在这些区域买房的人来说,购房门槛降低,选择空间更大。
公积金政策也在9月有了新变化,多地提高了公积金贷款额度。例如,上海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住房的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浮15%,多子女家庭首套贷款额度可达216万元,还支持用公积金提取支付首付款。这一调整减轻了购房者的首付压力,通过差异化激励引导市场向高品质住房转型。换购住房退税政策延续到2025年底,中央财政对城市更新最高12亿元的定额补助等政策,从税费减免、基础设施配套等多个角度完善了购房支持体系,形成了一套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