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我带孩子回农村,经历了一些事情。隔壁的张大爷来我家吃饭时,看到我和姐姐家的四个孩子闹得不可开交,便抱怨孩子们太吵闹,晒得漆黑不像城里的孩子。他说自己的两个孙子整天宅在房间里,不吵也不闹。我们只能解释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是调皮,并夸奖张大爷的孙子们。
然而,当我到张大爷家时,发现他的两个七八岁的孙子窝在房间里玩手机游戏,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不仅张大爷家如此,村里很多由爷爷奶奶照顾的孩子也都在玩手机游戏,对大人的话充耳不闻。这让我意识到,张大爷口中的乖孩子其实只是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孩子。
这种情况让我思考,孩子从小养成玩游戏的习惯,长大后真的能自动改掉吗?家长应该反思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和管控,而不是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网络游戏。
在安徽芜湖,有五位家长组织了一支反对网络游戏的队伍。他们穿着统一的红色T恤,上面印着“反对网络游戏,志愿者,全民参与,打击精神鸦片”的标语。这些家长还拿着红旗,使用喇叭播放反网络游戏的口号。其中一位家长背着一个大屏幕,展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并向路人发放传单,呼吁大家抵制网络游戏。
这些家长认为网络游戏是导致孩子辍学、与家人疏远甚至出现极端行为的原因。他们建立了一个约400人的微信群,成员多为家中有沉迷网络游戏孩子的家长。他们认为,当大量孩子出现问题时,责任在于网络环境而非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