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市台江法院审结一起婚恋诈骗案。被告人杨某多年来虚构身份,以婚恋为名诱骗多名女性办理信用卡、抵押房产贷款,累计骗取近200万元用于挥霍。最终因诈骗罪和拒不执行判决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自2017年起,杨某通过婚恋网站陆续结识多名女性,虚构姓名、职业、学历及家庭背景,用甜言蜜语和虚假承诺编织“情网”,编造各种理由套刷女方信用卡或利用女方信誉和名下资产贷款,将套现的钱款用于偿还债务和个人高消费。
2017年6月,杨某在某婚恋网站上把自己包装成一名律师与武某相恋。他以“招待客户”“提升征信”等为由,哄骗武某办理多张信用卡交给他使用,导致武某大额负债。为安抚武某,杨某谎称自己有经济能力偿还,并与武某登记结婚。两人结婚后,杨某仍然不停地刷卡套现,直至武某醒悟离婚时,已损失96万余元。
离开武某后,杨某又在网上认识了吴某,并唆使没有驾照的吴某购买一辆宝马车给自己使用,并承诺帮助其还车贷。杨某提车自用后,偷偷将宝马车过户到自己名下。吴某发现后起诉至法院,要求杨某返还车辆或赔偿25万余元损失,并得到法院支持。但杨某长期利用他人账户隐匿、代持财产和收入,致使判决无法执行。
杨某与武某关系破裂后,又在婚恋网站上结识了谢某,双方于2019年结婚,并于2021年离婚,但仍共同生活,保持事实婚姻关系。因谢某的名字比较中性,杨某以谢某作为化名,继续在婚恋网站认识未婚女性。他谎称自己曾是三甲医院的麻醉医生,现在家族产业任职,得到了郑某的青睐,并迅速发展成男女朋友关系。两人确认关系后,杨某劝郑某在福州买套房“结婚撑场面”,并以“帮做房贷流水”为借口,让郑某办理多张信用卡交给他“操作”。郑某凑钱全款买房后,杨某又哄骗她办“经营贷”,并以“装修”“投资”“再买房”等各种名目,骗走郑某近100万元。2024年3月,杨某将钱款挥霍一空后失联。
台江法院审理认为,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身份骗取钱款拒不返还,构成诈骗罪;拒不执行法院对吴某的赔偿判决,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法官提醒,杨某的行为是典型的情感诈骗,以婚恋为幌子逐步诱骗被害人投入资金。婚恋应基于诚实互信,市民切勿被“甜蜜承诺”冲昏头脑,若感情中频繁涉及金钱往来,需保持警惕,及时止损,避免落入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