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表现强劲,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时隔114个交易日再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上一次达到这一水平是在2025年2月27日。沪指盘中突破3688点,刷新了去年“924行情”高点(3674点),创下自2021年12月13日以来的近四年新高。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也接近各自的历史高点。
券商股集体活跃,长城证券直线封板,国盛金控连续两天涨停,东吴证券、中银证券、华泰证券等涨幅均超过5%。AI硬件龙头工业富联股价再创新高,总市值突破8000亿元;军工板块持续走强,长城军工在10天内收获7个涨停板。
市场情绪快速升温的同时,关于增量资金来源的问题引起关注。上半年理财规模仅增长0.72万亿至30.67万亿,同比少增1万亿,增速显著下降。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的规模增速同样大幅下滑。然而,权益基金(股票+混合)逆势吸金0.46万亿,份额出现正申购。尽管居民存款尚未大规模流入股市,但多家头部券商认为“存款搬家”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中信证券指出,居民存款“搬家”或已开始,在资产配置结构变化、投资情绪回升和风险收益比改善的推动下,部分资金可能会流向股市等风险市场。广发策略也强调,“存款搬家”是沪指站上3600点后最值得期待的增量资金之一。虽然目前居民存款暂时还没有显著流入A股市场,但提供了无限想象力。
浙商证券在研报中表示,A股正处于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中。报告回顾了2005年以来A股经历的三次全面牛市和一次局部牛市,并指出转折点在去年“924行情”,奠定了市场长期大底。4月7日后市场走强,进入A股史上第五轮牛市。宏观层面,风险偏好提升和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A股走出“系统性牛市”。技术层面上,人民币汇率稳定提振市场信心,指数不断上涨抬升市场重心。盘面显示,指数像接力跑,板块轮动明显,而非一窝蜂上涨,这正是“慢”牛逐渐成型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