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气象局数据显示,7月以来全省平均气温达30.5℃,较常年异常偏高3.2℃,为64年来同期最热。豫东、豫南地区高温干旱特征尤为突出,周口市气象台和商丘市气象台分别于7月25日和7月29日发布干旱橙色预警信号。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河南大部地区高温闷热天气将持续至8月5日,6日至7日将迎来一次对流性降水过程,全省需高度防范高温及可能出现的旱涝急转带来的多重风险。1日至2日,河南北中部和西部最高气温已超37℃;3日至5日全省大部高温范围扩大、强度升级,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7℃,其中北中部、西南部部分县市将冲击40℃以上。7月以来全省平均气温30.5℃,较常年同期异常偏高3.2℃,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豫东、豫南等地旱情持续。
6日至7日,全省大部将迎来阵雨、雷阵雨,雨量分布不均,黄河以南局部地区恐遭遇大雨或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此后,9日北部局部有中到大雨,14日前后中西部、北部还有小到中阵雨。气象部门特别提醒,需警惕局部地区因短时强降水引发城市内涝、道路积水、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地质灾害,防范旱涝形势的急速转换。预计整个8月,全省降水呈“北多南少”格局,南部旱情可能持续或发展。
7月份以来,河南省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旱情快速发展。尤其是驻马店、周口等地持续干旱,引起广泛关注。8月2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解读当下河南省旱情及应对举措。目前,旱情主要分布在豫东和豫南地区的驻马店、周口、南阳、漯河等地,特别是驻马店旱情较为严重,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了163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39.8万亩。从气象监测情况看,已经有41%的站点存在重度以上气象干旱,驻马店、周口和漯河局部站点达特旱。在这样的气象干旱情况下,秋作物受旱面积没有那么大,主要原因是浇灌面积大。从7月初干旱发生以来,全省已经累计浇灌10056万亩次,许多地块已经浇灌2~3遍,一些地块浇了4~5遍,有效遏制了旱情的蔓延,保持了秋作物生产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