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高考录取结果陆续公布,各校分数线揭晓。从分数线来看,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更看重专业和就业前景。
不少高分考生在网络上晒出了福耀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引发热议。据报道,湖南一位636分的同学放弃了985大学而选择了民办大学,并表示非常坚定自己的选择。河南一位考生以674分的成绩被福耀科技大学录取。7月24日,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在公众号上宣布,该校2025年本科生招生录取工作顺利完成。数据显示,福耀科技大学在广西、湖南等地的投档分数线均超过了一些985高校和211名校。此外,今年首次招生的其他两所新型研究型大学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投档线同样比肩或超过多所985、211名校。
一些具有就业保障的院校和专业也受到了热捧。例如,江苏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投档线显示,上海海关学院05专业组在江苏省物理类的投档最低分为657分,超过了部分985高校。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分析称,在越来越多考生看来,与其大学毕业再去考公、考编,不如现在就直接上一个“有编制”的大学与专业。这种选择本质上是把未来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
清华、北大是名校中的名校,但在部分考生心中地位有所松动。7月17日,湖北省招办公布2025年本科提前批(首选历史)征集志愿投档分数线时,北京大学第01组出现空档,原因是考生不服从调剂。今年还发生了一起事件,江西某地一名老师因学校三名高分学生未填报清华北大而愤怒解散了相关群聊。事件引起关注后,该老师道歉并检讨,校方表示会要求老师尊重学生意愿,不干预志愿填报。最终这三名学生按自己意愿填报了志愿。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认为,一些分数够读清北冷门专业的考生选择去其他顶尖高校的热门专业,主要是看重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这是学生的理性选择。这些报考志愿的变化凸显出高考报考的新特点: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不再只看重学校的名气,而是更加重视专业和就业前景,更加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丁长发指出,分数线的变化反映了市场和就业的指挥棒作用。随着互联网、AI等的发展,学生志愿选择的自主性大幅提高,这也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现。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撰文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分生不再追逐名校,而是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与未来职业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这要求大学要坚持自己的办学定位,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丁长发补充说,有些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分数线超过985高校,背后体现的是他们的定位清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些新大学的出现也会促进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