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忠清南道天安市一居民区地下停车场于7月23日发生一起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当地警方和消防部门正在调查事故的具体原因及损失情况。据通报,事故车辆为现代汽车的电动车型IonIQ 5,搭载SK On生产的电池。
韩国媒体在报道此次事故时普遍采用“电动汽车火灾”的模糊表述,未明确标注具体制造商、车型及电池供应商等信息。而在涉及进口电动车事故时,韩国媒体通常会详细披露这些具体信息。这种差异化的报道方式被认为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
调查发现,IonIQ 5并非首次发生火灾。2022年8月在济州岛,一辆充电中的IonIQ 5起火,造成超过2000万韩元(约合10万人民币)的财产损失;2023年3月在济州道西归浦市,一辆行驶中的IonIQ 5因起火导致驾驶员烧伤;2024年5月在江华岛,一辆行驶中的IonIQ 5完全被烧毁。
尽管同类事故频发,韩国媒体对国产与进口电动车火灾的报道态度截然不同。去年仁川进口电动车火灾事故中,媒体反复强调“中国产电池”,渲染中国电池安全性劣于韩国产品的印象。事后韩国政府曾建议所有电动车制造商公开电池信息。
据韩联社报道,2018年至2024年间,韩国发生的电动车火灾中,89%搭载韩国产电池。韩国交通安全公团数据显示,在139起事故中,126起涉及韩国企业电池(LG能源解决方案64起、SK On 53起、三星SDI 9起),而日本松下仅6起,中国企业仅7起。
受访的汽车专家指出,在没有证据判定优劣的情况下,灌输“中国电池差”的论调极其危险。这种情绪化操作无助于解决当前对电动车的偏见。另有业界人士表示,车企标准严格,能配套的电池商均具备一定技术实力。无论是哪国的产品,遇到外部冲击、制造缺陷或设计问题都可能起火。
韩国媒体在国产电动车事故中隐去厂商甚至车型名的做法引发网民抨击,认为这是双重标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