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考生通过志愿填报选择权对中国高校办学模式进行了投票,这对传统985名校来说是一记警钟。目前正值高考录取季,今年首次招生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和大湾区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直逼甚至超过了一些985高校。
这几所新高校都位于东部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追求高起点,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它们在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投入巨大,拥有一批知名专家人才,教学设施先进,生活条件舒适,但学费和住宿费并不高。专业设置专注于前沿应用学科,不追求大而全,而是致力于“小而精”,招生人数少,为提供真正的精英教育创造了可能。
这样的办学条件对高分考生有吸引力,并不意外。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学历含金量缩水,名校光环效应也在递减。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和考生看到这些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优势,认为其就业前景良好,在填报志愿时放弃传统985名校,体现了现实的选择理性。
传统985名校办学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发展水平较高。但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快速变化的当下,一些传统专业的吸引力正在降低。此外,985高校在创新创业、产学研结合、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尚有不足之处。新型研究型大学强调贴近产业需求,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无形中也加强了对考生的吸引力。
高分考生通过志愿填报选择权对中国高校办学模式进行了投票,这对传统985名校来说是一种警醒,其优势逐渐被削弱,需要加快改革以保持竞争力。如果这次高考录取的新现象能促使传统985名校加快改革步伐,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福音。
考生追逐新兴热门专业,期望毕业后快速进入高薪行业,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也应注意,考生填报志愿时可能忽视自身兴趣与长期职业规划,存在盲目跟风的风险。若高校为吸引生源而夸大宣传就业前景,考生便容易受短期利益诱导,忽略学术根基的重要性,甚至盲目鄙薄传统学科,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现象,值得警惕。
对于在今年招生季异军突起的这些新型高校来说,迎来开门红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自身建校时间短、学术积淀和校友网络尚不成熟,离真正成熟的研究型大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唯有看清这一点,这些高校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成为享誉国际的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