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短短一个月内从公开抨击中国到主动示好,这一转变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考量。7月24日,她踏上了访华的航班,这个决定令人关注。
一个多月前,冯德莱恩在加拿大的G7峰会上指责中国削弱知识产权保护并提供巨额补贴,还用磁铁作为道具抨击中国的稀土政策。这种表演式的政治秀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然而,现实往往比政治表演更加残酷。就在冯德莱恩还在国际舞台上摆出强硬姿态时,欧盟内部已经暗流涌动。7月16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2028-2034年期间总额约2万亿欧元的长期预算案,德国立即表示无法接受并否决了提案。德国的态度对整个联盟影响巨大,这次预算案的搁浅暴露了欧盟内部在发展方向和优先级上的深刻分歧。
与此同时,稀土问题也开始发酵。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要求中方在30天内解决稀土磁铁出口问题,否则冯德莱恩可能取消访华。数据显示,欧盟约85%的稀土元素依赖进口,其中超过60%来自中国。这些稀土元素是制造风力发电机、电动汽车电池和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欧洲绿色转型计划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