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则新闻,心里感到沉重。3月29日,河南鹤壁一名19岁男孩从上海虹桥打车去浦东新区投靠打工的堂弟。他与司机私下商量好100元车费,但付费时错付了1010元。发现多付钱后,他向收款方留言却未得到回复。31日报警后,警方只获取到司机的车牌号,无法联系上司机本人。三天后,这名男孩喝农药自杀身亡。
19岁,刚成年的年纪,从河南到上海,带着对生活的期盼。100元的车费错付成1010元,这笔钱可能是他好几天的生活费,甚至是他全部的盘缠。有人质疑“至于吗”、“太懦弱”。但我们未曾经历过他的处境。对于一个背井离乡的年轻人来说,那910元或许不只是钱,更是求助无门时的无助、对“生存不易”的瞬间崩溃,以及被现实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试过留言,也试过报警。但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失联的司机太难了。那种努力过却没用的无力感,对涉世未深的他来说,可能重如泰山。我们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但对于身处困境的人而言,有时看见办法都需要力气。他不是不怕疼,也不是不爱家人,或许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被困住了,逃不掉了。这不是懦弱,而是年轻生命在困境中的迷失。
愿这样的悲剧少一些。也想告诉每个在生活里挣扎的人:钱能解决的事,都不是天大的事。走投无路时,再等等,再问问,总会有光透进来。你的命,比什么都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