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判决一名日本制药公司员工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这名员工在安斯泰来制药中国分公司担任高管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集了大量医药领域的核心机密,包括创新药研发数据、临床试验方案及原材料供应链布局等信息。这些情报通过加密邮件和境外服务器传递给日本情报机构,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
该员工于2023年3月在北京准备返回日本时被国家安全部门拘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条,间谍罪一般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院认为其行为虽严重但未达到最恶劣程度,因此判处三年六个月。审理过程中,中方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保障了被告人的辩护权和申诉权,日本领事官员也多次旁听。
日本政府对此判决表示遗憾,并要求中方尽早释放这名员工,质疑司法程序不透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称,中国是法治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办案,已提供应有的领事便利。他强调,中国支持中日经贸合作,只要外企合法经营,在华日企无需担心。但若涉及违法犯罪,无论何人都需承担后果。
此案反映出国际竞争加剧背景下,部分外企可能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利益。安斯泰来作为日本第二大处方药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利颇丰,却纵容高管从事非法活动,令人失望。该公司CEO表示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但此类行为必然影响企业信誉。
近年来,中国对国家安全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稀土、农业、医药等关键领域加强了反间谍力度。例如,2024年国家安全部通报有日企借“学术交流”名义收集长江流域地理数据,最终涉案人员被驱逐出境。此次医药间谍案再次提醒所有在华外企,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底线。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间谍活动看似遥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日本间谍阿尾博政在中国潜伏34年,伪装成学者收集情报,最终被捕。因此,大家应提高警惕,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举报。在中国,无论是哪国人、何种身份,都必须遵守法律。国家安全不容忽视,任何试探法律底线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中国欢迎真正愿意合作的企业,但绝不容忍“两面人”。只有相互尊重、合法经营,才能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