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大范围高温天气来袭,从7月14日起,华北南部至华南、新疆等地将迎来高温。河北南部、河南、陕西关中、湖北西部将成为高温核心区域,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至43℃,未来一周的高温日数可达6天至7天。
下周日(7月20日)将迎来入伏,一系列“网红”养生秘籍随之流行。晒背、抱冬瓜睡觉、贴三伏贴等活动吸引了许多人参与。然而,这些方法是否真的有效呢?
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晒背的心得和体验,认为持续一段时间晒背后身体状况有所改善。但也有反例,比如河南54岁的张阿姨因连续一周顶着38℃至40℃的高温每天暴晒背部,最终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医生诊断她已出现中暑甚至热射病的早期症状。人体在极端高温下,体温调节中枢会“罢工”,导致体温飙升、脑水肿甚至休克。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陈舒表示,“三伏天晒背”主要是为了养阳,能够祛除身体里面的寒邪、湿邪,达到驱寒保暖、改善体质、缓和情绪的效果。建议晒背时间选在上午,每次15分钟至30分钟为宜。晒背前要吃早餐,避免饥饿状态;晒背之后不要对着空调吹风,警惕过度晒背和出汗,以免导致津亏、口渴、心情烦躁、失眠等情况。阴虚、火旺体质的人不适合晒背,应先咨询医生再决定是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