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非机动车骑行活动显著增多。为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秩序,提升城市文明交通水平,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将会同市文明办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专项治理行动。此次行动将聚焦十类不文明行为,加大治理力度与宣传引导,全力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专项治理针对的十类不文明行为包括:骑车拍照、多人并排骑行、追逐竞驶、人行横道骑行、车筐载人、越线等待、不规范停车、低速骑行、人行便道骑行和酒后骑行。这些行为不仅损害城市文明形象,大多数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更易引发交通事故。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交通安全的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此外,不得醉酒驾驶,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成年人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可以在固定座椅内载一名儿童,但不得载12周岁以上的人员;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不得载人。非机动车不得在人行道和人行横道上骑行。
专项行动期间,市公安交管部门将强化路面执法,在早晚高峰时段围绕学校、商圈、交通枢纽、主要路口等区域增派警力,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并依法处理违法当事人。通过科技手段精准查处,利用视频、图像等资源发现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通过车牌识别追溯违法主体,进行追查处理。同时,交管部门还将强化部门联动与社会共治,优化非机动车道设施,规范停车区域标线施划,为文明骑行创造硬件条件。外卖、快递企业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骑手交通安全培训,将文明骑行纳入内部考核体系。广大市民也可通过“随手拍”等渠道举报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共同监督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