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以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为原型设计的文创产品——立体发光冰箱贴,在网络上引发争议。一些网友认为这款冰箱贴的设计不尊重历史,上海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已收到相关反馈,正在内部讨论。
这款冰箱贴的争议点在于其“发光功能”和“瓶底开孔”设计。这些设计细节与蝠桃瓶流落海外期间被填埋狗粪沙泥、改装为灯座的历史形成了令人不适的呼应。据上海博物馆官网介绍,蝠桃瓶在流落美国期间曾被奥格登·里德家族持有。关于此瓶进入该家族的途径有不同说法,但均未得到确切证实。奥格登回忆称,当时美国家庭流行将花瓶底部钻孔改装成灯座,蝠桃瓶虽未被钻孔,但也一度沦为灯座,并填充了伴着狗粪的沙泥长达40年。
2002年,香港收藏家张永珍女士以4150万港币竞得此瓶,创下当时清代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2004年,张永珍将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她在捐赠仪式上表示,希望这件具有历史传奇的稀有珍品不再流到国外。
网友们对这款冰箱贴表达了强烈不满,认为其设计细节是在消费历史苦难。上海博物馆工作人员确认已多次收到公众反馈,目前内部正在讨论此事。关于后续处理结果,工作人员表示将在处理好后公布,但具体形式尚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