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等关税”的90天暂缓期延长至8月1日,并表示这一日期不会再变。此前,美国企业在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关税前抢先囤货,导致进口激增。此次暂缓期再次延长,尽管贸易协议进展有限,但市场预计不会重现类似的进口高峰。
美国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塞罗卡指出,今年5月通过该港口的20英尺标准箱数量为71.7万,同比下降5%,创下两年来的最低水平。预计2025年7月的货物量将同比下降27%。长期来看,关税壁垒正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威达信集团亚洲区首席商务官柯灵芸表示,保护主义政策推高的进口成本促使企业重新考量供应链策略,本地化采购和近岸外包趋势日益明显。这可能导致国际航运需求持续走低,企业将更注重规避关税和降低运输成本。
今年第一季度的抢先进口潮使美国零售商库存维持高位。虽然过去数月有所消耗,但现有库存仍处于充足水平。本月初发布的6月美国物流经理指数上升至60.7,达到了自2022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整体指数的上升主要是由于库存水平的急剧上升。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供应链管理副教授罗杰斯认为,考虑到现有库存规模和持续存在的关税压力,未来进口规模很可能低于年初预期,目前供应链中存在巨大的库存过剩现象。
根据物流数据平台FreightWaves的数据,美国截至7月3日的入境海运TEU量指数为2307.46,较2021年6月的2693.35的高点有所下降。近期,由于需求疲软,全球海运集装箱运价相比此前的关税暂停期已大幅下降。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最新数据显示,集装箱运费环比下跌5.7%,每40英尺标准箱报价2812美元,较6月12日峰值下跌达20%。该公司称,运费持续走低直接反映了美国进口需求的疲软,此前因关税暂缓而出现的进口激增并未形成预期中的持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