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一家五星级酒店摆地摊一天收入3万元的消息引起了网友热议。该酒店厨师穿戴整齐,下午5点出摊,小龙虾卖38元一斤,6点基本售空。酒店总经理雷玉明表示,一天收入大约3万元,并直言不在乎别人说摆地摊掉价。
在大众的传统认知中,五星级酒店往往与高端奢华紧密相连,而地摊则代表着接地气和平民化的消费。如今,二者奇妙结合,打破了公众对高端酒店的固有认知,也反映出服务业在消费市场变化背景下主动应变的生存智慧。
近年来,“禁酒令”的推行和宴请标准收紧,以及婚宴、会议市场需求下降,导致酒店餐厅包厢空置率上升、餐饮收入下滑。为此,部分酒店为寻求新的收入来源,主动放下身段,尝试“摆地摊”这种接地气的经营方式。
尽管短期成效显著,但若酒店深度参与“地摊经济”,仍需警惕潜在风险。一方面,过度依赖低价策略可能造成酒店品牌档次下滑;另一方面,酒店若形成规模化低价竞争,将对传统小摊贩造成挤压。因此,建议酒店摆摊采取差异化定位营销策略,与宴席菜品区分开来,主打精致预制菜和特色小吃等,与普通摊贩的现炒热食形成互补。地方政府应予以有序引导,如划定特定区域、推动形成特色餐饮街区,以避免同质化竞争。
“酒店摆摊”也为其他高消费行业提供了借鉴。实际上,高端消费不应仅体现在价格门槛上,更应聚焦于品质坚守和服务创新。企业只有在生存与保持高端基因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