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手外科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教授于5月24日不幸逝世,享年87岁。顾玉东教授1961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曾任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手外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及中华手外科杂志总编辑。他在手外伤修复与再造、手麻、肌肉萎缩的诊治以及周围神经损伤和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方面有深厚造诣。
顾玉东教授因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及突出贡献荣获“白求恩奖状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十大科技精英”等多项荣誉,成为我国医学界的楷模。四年前,顾玉东教授荣膺2011“最美医生”,他曾表示:“对于每一个患者,医生都要做‘加法’,每一次手术都要让患者有所得。”这句话是他从医60余年的诺言。他常以“听党的话,学白求恩,做好医生”来总结自己的从医经历,并带领华山医院手外科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
顾玉东教授对患者充满同情心。1966年2月13日,他参与完成的世界第一例足趾移植手术中,发现患者的足背动脉和进入第二趾的血管非常细,不足1毫米,风险很大。尽管最终手术成功率为93%,但一次失败的病例促使顾玉东努力钻研,历时五年分析研究,首创“第二套供血系统”,攻克了血管变异难题,使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成功率提升到100%。
顾玉东教授还实现了数个“世界第一”。他是国际上用“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第一人,首创“第二套供血系统”使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成功率提升到100%,并用伤者健侧的颈7神经来修复瘫痪的手臂。1986年,他为一位因摩托车事故导致左侧臂丛受伤的黑龙江小伙子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手术,利用未受伤的健侧颈7神经移位,修复了患侧受损的臂丛,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