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多哈世乒赛混双第二轮比赛中,中国选手王楚钦的球拍在赛前检测环节出现受损情况。中国乒协赛后向国际乒联提出抗议和申诉,国际乒联回应要彻查此事。
比赛开始前,王楚钦发现球拍海绵开裂,经过他本人和教练肖战的交涉,裁判同意他更换球拍。赛后王楚钦对球拍被损坏表达了不满,他表示检测前球拍完好无损,进场后发现海绵开了一半,“没办法打比赛”。
近年来,国际乒联对球拍检测工作愈发重视。比赛前,球拍检测组会对运动员上场使用的球拍进行检测,检测分抽检和全部检测两种。检测主要分为底板和球拍覆盖物两大部分。底板规定85%以上必须是木质,也可以加碳纤维等材料。球拍覆盖物即常说的海绵与胶皮,检测组会借助多种仪器,从胶皮厚度、平整度、反光度、气味等方面进行检测。
例如,海绵胶皮的胶皮、海绵、胶水厚度不能超过4毫米;普通颗粒胶皮,胶皮连同胶水厚度不能超过2毫米;胶皮必须是一个平整的面,不能凹凸不平;胶皮不能反光;胶水必须是国际乒联批准的、无味无毒的有机胶水。
检测完毕后,检测人员会填写表格,内容包括胶皮海绵的厚度数据、球拍底板和底板上的覆盖物品牌和型号是否是国际乒联最新批准的,且覆盖物不得经过任何物理的、化学的或其它的处理;球拍两面一面为黑色,另一面为国际乒联规定的其他颜色等。此后,球拍检测组会把这张表格和球拍一起放到袋子中,再把袋子送到比赛场地,由临场裁判员打开,再对球拍做一次检查。检查通过后,裁判员会把拍子交给运动员,双方球员如有需要,可再互相检查,之后他们就可以准备比赛了。有时,裁判长也会对运动员的球拍进行赛后检测。整个过程中,检测组和裁判员都要保证运动员球拍完好无损,这是基本原则。
运动员也对球拍检测非常重视。赛前,一些运动员担心检测不合格,会主动拿去做预检测,因此赛前头一两天,球拍检测组非常忙碌。初检合格,并不能作为最后检测的依据。到了正式比赛前,裁判长把需要检测的名单开到检测组,检测组就要开始做正式检测。
对于王楚钦球拍胶皮受损的问题,专家表示,受损有很多原因,在调查结果没出来之前不好做判断,但对于中国队来说,未雨绸缪做好赛前准备是必要的,比如给队员准备好备用球拍,谨防类似突发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