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则关于违规使用救护车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5月12日晚,自驾游车主张先生发布视频称,在西藏墨脱公路上发现一辆挂着海南琼B牌照、车身标有“经纬航空医疗急救站”字样的救护车一路鸣笛,要求前方车辆让路。当地公路狭窄,采取了双进单出的限号政策。游客发现该车并未执行急救任务,车上人员都身穿便服,还停车拍照,怀疑为公车私用。游客报警后,当地警方对事件进行了调查,拆除了车上违法加装的标志灯具(警报器),并进行了行政处罚。
据极目新闻报道,该救护车为海南经纬航空医疗急救服务有限公司所有。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接到相关情况通报后,已要求三亚的责任单位进行调查,并严肃处理。
当地警方及时处置这种行为令人欣慰,但仍需追问涉事车上的人员是否是公职人员,是否假借事由私下旅游,是否系公车私用?此外,这种行为持续多久、是否形成惯性?目前,海南省卫健委已责成相关单位进行调查,期待能给公众一个交代和说法。
救护车应依法依规享用特别通行权利,其“特权”受到严格限制。即便执行紧急任务,也得谨守规矩,例如只能断续鸣笛。不少地方曾查处过救护车转运病人过程中乱鸣、长鸣警报器的违规行为。在非执行紧急任务时,更是不能为所欲为。然而,这辆救护车不仅一路鸣笛、让其他车辆让行,还违规加装警报器,这种行为具有欺骗性和误导性。
事发路段环境逼仄,交通不易。有限的公路资源本该被公平使用、有序使用,否则极易造成拥堵、引发事故。当地实施限号政策就是为了维护公共资源、避免出现交通乱象。然而,涉事人员毫无收敛之意,反而一意孤行,表现出的交通素养实在扎眼。借用特种车辆展现“特权”思想,“多吃多占”公共资源,与救护车的公共形象严重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