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了一系列金融政策以支持市场稳定和预期管理。5月7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十项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和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此次降准将向市场提供约1万亿元的长期流动性,政策性降息也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自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以来,市场对此抱有较高期待。一季度经济数据符合预期,A股市场在关税风波后快速企稳回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在“五一”前后明显回升。在此背景下,一揽子政策“组合拳”的推出更多出于前瞻性考虑,旨在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专家指出,这些政策通过“先发制人”来稳定市场预期,并未耗尽工具箱,年内仍有进一步降准降息的空间,且政策后劲充足,可以是“连续战”。
潘功胜详细介绍了十项货币政策措施,涵盖总量、价格和结构三个方面。具体措施包括全面降准、阶段性调降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利率、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等。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些措施亮点较多,及时回应了市场呼声,体现了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他认为,全面降准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推动金融机构保持息差基本稳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下调政策利率将引导LPR下降,进而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额上新,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的精准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指出,此次发布的政策主要针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各种不确定性。相较于之前的增量政策,此次政策范围更丰富、力度更大,更多是出于前瞻性的考虑,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预防性政策工具预案。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也认为,此次政策的推出是对冲外部不确定性的需要,也是巩固经济基本面的举措,有助于市场信心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