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在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下,中国外贸企业展现了非凡的韧性和灵活性。
聂自勤老家在河南,小时候随父母移居浙江。受当地商业氛围影响,她立志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经过多年奋斗,她成为义乌“最牛老板娘”之一,经营着一家节假日主题礼品与道具店,年销售额可达数千万元。然而,“对等关税”政策对她造成了直接冲击,导致库存积压和生产线停摆。面对困境,聂自勤迅速调整策略,开通欧洲备用渠道,并转战国内年货市场。她的工厂有1万多平方米的厂房,40多名工人正等着生产订单。聂自勤还主动联系欧盟客户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客户,希望他们能分担现有库存和订单。许多老朋友愿意伸出援手,帮助她渡过难关。此外,聂自勤启动了内销产品开发计划,设计新年礼包、发饰等国风系列产品。经过五个月的研发,推出上千款新品,市场反响良好。对于未来,聂自勤依然保持乐观态度,认为只要实力、执行能力和生产力跟上,就不会亏钱。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蒋江平在这里经营圣诞饰品店铺已有20多年。他见证了这座“世界超市”的繁荣与变迁。虽然他的业务中涉及美国市场的比例很小,但他的一位老朋友因专做美国市场而陷入困境。面对朋友的困境,蒋江平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将自己接到的部分订单匀给对方生产,帮助朋友维持工厂运转。在义乌,像蒋江平这样的商人并不少见,他们在细微处展现了中国小商品贸易从业者的韧性、灵活和人情味。通过互帮互助和调整市场策略,义乌商人们在国际贸易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站稳了脚跟。
焦立乾是青岛力泰农产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公司主要从事生姜出口业务。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发布后,公司的美国订单立即断档,导致大量库存积压。焦立乾尝试转内销,但零售商大多已有固定供货商,转型并不容易。转机出现在4月中上旬,大润发与焦立乾对接,开通绿色报名通道,帮助外贸企业转内销。首批约6.6吨生姜订单签署完成后,青岛力泰的生姜进入北京、天津、济南等城市的52家大润发卖场销售,销量显著提升。焦立乾表示,这次合作有效解决了库存问题,也获得了货款,保障了农户的利益。目前,他正在与其他零售商接洽,计划将业务中的60%转向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