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资源交易流程中,专家评审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评审专家,他们应根据招标投标法赋予的职责行使评标权,秉持公心,从专业角度评判投标企业和投标方案的优劣。然而,一些专家放弃了原则底线,利用“评标权”换取个人利益,最终走向了违纪违法的道路。
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第四集《以案促改促治》揭示了这一问题。其中涉案的评审专家王瑞和王志勇非常典型。他们既是水利部门的公职人员,又具备评审专家资格,同时还充当当地俗称“黄牛”的掮客角色。他们不仅自己收取好处费违规评标,还帮助投标企业串联其他评委,从中抽取更多利益。
这些评审专家自身丧失了法律和道德底线,玷污了评审专家的形象。例如,王瑞表示评标只是流于形式,标书几乎没有认真看过;王志勇也承认,打分主要依据企业给的好处费多少。显然,许多评审专家已经把评标当成了一种赚钱手段,完全忽略了专业标准。
专题片进一步展示了违规评标背后的复杂“腐败网”。2022年以来,赤峰市纪委监委统筹调度该市17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从评审专家违规评标问题入手,严查严办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调查发现330个涉案项目、700多名涉案人。起初是群众多次举报引起关注,通过多方收集线索和明察暗访,发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存在企业送钱、专家收钱的现象。办案人员从相关线索出发,横向一人涉案牵连一片,纵向挖出公职人员、代理机构、企业、专家、“黄牛”相互勾结的利益链。